-
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发现超短周期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 -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学家用人工智能发现超短周期行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并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 -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发现5颗行星
记者10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 -
深化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研究(学术圆桌)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 -
深化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研究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 -
头部高校纷纷开设AI大课:重塑教育范式,淘汰老旧课程将成常态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几所头部高校纷纷将人工智能(AI)引入课堂:清华大学开展100门“AI赋能教学试点课程”;浙江大学出版AI教材,研制AI实训平台,打造... -
超越人类认知边界!AI设计的芯片太复杂:科学家也看不懂
快科技2月4日消息,随着AI的快速发展,部分科学家开始借助AI设计芯片,然而AI设计的部分芯片过于复杂,甚至超出人类的理解范畴。 普林斯顿大学Sengupta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