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快递员用上“顺丰丰语”,不同产品、不同重量、不同地区的运费可以立刻得出,服务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当水泥厂遇上“数智化”,生产系统每5分钟就会收到一次优化参数,不仅让水泥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步增长,电耗、煤耗也明显下降;当传统中医药融合“数智本草”,其中的内涵与联系被进一步挖掘……在近日由环球时报社、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2024年“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洞见活动”中,上述企业的实践均作为示范案例发布。在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影响的当下,这些案例呈现出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人工智能这一关键性技术的积极回应,也为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借鉴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