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服务消费即将迎来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9 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众赢财富通分析,大力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 + 消费、IP + 消费等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鼓励各地举办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日也谈到,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 + 消费” 等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分类施策,促进文旅、赛事、露营等服务消费。打造放心服务消费品牌,支持各地方打造亲子化、适老化消费场景。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从多维度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服务消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的关键抓手,但面临收入预期不稳、闲暇时间不足等制约。扩大服务消费需从收入保障和供给质量双管齐下,如优化休假制度、提高社保水平、补齐养老医疗等供给短板,释放流动人口家庭化消费潜力。
早在 4 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2025 年工作方案》落地,提出 48 条具体任务举措,既涵盖了餐饮、住宿、健康、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赛事等主要行业领域,也包括了旅游列车、空中游览、跳伞飞行、超高清电视、微短剧等新业态、新场景。然而,众赢财富通分析,服务消费领域盈利水平受消费群体偏好影响较为明显,一些新兴消费领域的营利模式还在探索中。
扩大服务消费需从供给侧发力,重在 “补短板”。“补短板” 不仅是应对当前消费不足、需求不振的权宜之计,更是推动中国经济从 “制造驱动” 向 “服务驱动” 转型的关键举措。根据商务部透露的信息,即将出台的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将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已设立了 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高质量供给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金融政策将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罗志恒表示,财税政策既能通过直接减轻居民负担或增加补贴的方式,提升服务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也可通过间接引导的方式,补齐服务消费供给短板,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和牵引力。
在 “人工智能 + 消费” 领域,发展势头同样迅猛。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应用,正在深刻重塑消费市场的形态与体验,成为促进消费的 “催化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竞相涌现,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体验。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智能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服务场景创新和体验优化,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把 “人工智能 + 消费提质” 作为一项重点行动,围绕服务消费和产品消费两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方向。在服务消费方面发展智能原生应用,提升生活服务个性化体验,加快培育范围更大、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新方式。在产品消费方面探索产品消费新业态,构建智能产品生态。众赢财富通指出,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与落实,“人工智能 + 消费” 将为消费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