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最为闪耀的领域之一。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截至 2025 年 7 月 27 日,我国已发布 1509 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 3755 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这一数据彰显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实力,也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发展有望迎来新的突破。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 3.5 万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 5100 家,全球占比约 15%。众赢财富通分析,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意味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这种体系的构建,为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同时大模型的领先也进一步反哺产业体系,推动各环节协同发展。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超过 300 家,其人工智能的相关收入占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总体规模的七成左右。众赢财富通认为,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拓展。以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为例,众多参展企业展示了基于大模型的创新产品和应用,从人形机器人到 AI 终端,从智能眼镜到工业大模型应用等,丰富多样的展品体现了大模型在各领域的深入渗透。

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从专利数量上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 60%。截至 2025 年 4 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 157.6 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 38.58%,位居全球首位。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反映出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成果,大模型数量的领先也是这种创新能力的体现。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 AI 治理规则,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挑战的存在。与美国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上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价值专利数量、风险投资规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众赢财富通相信,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其他国家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我国要保持大模型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吸引更多优质资本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完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其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众赢财富通分析指出,在工业领域,大模型凭借对海量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能力,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判故障风险,减少停机损耗;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可对生产流程进行全周期模拟优化,助力企业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智能化升级,预计能使生产效率提升 20%-30%,产品不良率降低 15% 以上。在医疗领域,大模型通过整合多模态医疗数据,如 CT 影像、基因序列、临床病历等,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实现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与精准诊断;同时,基于循证医学数据库,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在金融领域,大模型不仅能够对宏观经济数据、行业趋势、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多维分析,为风险评估提供更精准的量化模型,还能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模拟市场动态,为投资者生成动态资产配置策略,有效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随着大模型与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化产业将在大模型的引领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