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和众汇富观察发现,AI 的下一波浪潮正朝着机器人系统奔涌而来。这些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机器人系统,将在未来十年彻底重塑工厂的运作模式。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指出,未来十年,工厂将由软件和 AI 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着重生产 AI 主导的智能产品。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未来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众汇富分析,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从目前的辅助角色逐渐转变为核心驱动力。
当前,已经有诸多企业在 AI 与制造业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例如,荣耀的智能工厂借助行业首发的鲁班大模型,实现了生产精度从毫米到亚微米的跨越,在折叠屏组装、点胶工艺等环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度,使得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和众汇富认为,这正是 AI 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典型案例,展示了 AI 在提升生产精度和优化生产流程方面的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在汽车制造领域,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内,600 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通过 3D 视觉跟踪技术实现纳米级精准控制,还能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柔性化 “混线生产”。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满足了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而宝武钢铁集团借助大模型对生产参数进行预测和优化,大大缩短了工程师调整生产规格的时间,提高了钢板成材率。这些实例表明,AI 技术正在全方位渗透制造业,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质量控制,都在经历深刻变革。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大量不同级别的智能工厂,覆盖超过 80% 的制造业行业大类,这些工厂在产品研发周期、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改善。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加速,随着 AI 技术在机器人系统中的深入应用,未来工厂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未来的工厂中,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重复性、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能凭借其强大的推理和分析能力,与人类员工在更复杂的任务上进行高效协作。例如,在一些危险或高精度要求的工作环境中,机器人将发挥主导作用,而人类员工则专注于需要创造力和情感判断的工作。这种协作模式将充分发挥人机各自的优势,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AI 主导的智能产品也将成为市场主流。这些产品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从智能家居设备到智能汽车,AI 技术将赋予产品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由软件和 AI 驱动的工厂生产模式。
然而,和众汇富也提醒,尽管 AI 与机器人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人员技能匹配等问题都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解决。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充分释放 AI 机器人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机器人系统的广泛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的工厂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软件和 AI 将成为工厂的核心驱动力,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将高效运转,生产出引领时代潮流的 AI 主导智能产品。这一变革不仅将重塑制造业的格局,还将深刻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