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正深刻重构消费电子行业的创新边界,为其注入全新活力与变革动力。
自 2025 年初 DeepSeek 大模型引发全球技术风暴以来,消费电子产业凭借端侧入口优势,站在了智能化转型的前沿,成为 AI 技术落地的理想终端。众赢财富通统计发现,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及中国市场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较 2023 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Statista 预计,到 2028 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18 万亿美元。消费电子市场的温和复苏,背后离不开 AI 技术的赋能。
AI 大模型的普及带来了场景革命,促使消费电子产品从孤立走向场景化、生态化。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逐渐成为家庭 AI 中枢,企业也从单纯 “卖硬件” 向 “卖场景” 转变。众赢财富通认为如何将 AI 技术与智能硬件深度结合,成为开拓行业新空间的关键。中国 AI 产业具备全产业链闭环优势,为消费电子与 AI 融合提供了高效方案。AI - PC、AI 手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有望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在国内,国补政策和技术升级推动 AI 渗透率提升,拓展了应用场景,促进了供应链高端化转型。
AI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AI 入口” 与 “端” 的联系日益紧密,大模型成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手机厂商纷纷进行本地化部署。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如今,AI 已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企业需在垂直领域挖掘 AI 应用爆点,如商务办公、大健康等领域。
在企业运营层面,AI 技术重构了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电信、金融服务和消费品行业在 AI 应用方面处于领先。AI 在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服务运营等环节广泛应用。例如,出海企业借助 AI 技术,通过深度数据治理优化贸易数据洞察,进行市场和产品分析。智能化转型催生出柔性生产、精准营销等新模式。以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为例,其多语种语音功能使 AI 深度融入产品,全方位赋能多个行业,推动消费电子行业迈向智能化未来。
尽管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但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市场动力不足、不确定性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保护主义也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凭借区位优势、人口红利和供应链基础,成为企业寻求新增长的关键区域。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2021 - 2023 年,中国制造业对东南亚投资达 413.7 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东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额达 1.71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
AI 技术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在 2025 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AI 与各类硬件深度融合,如 AI 戒指可监测健康,智能割草机器人性能大幅提升,追觅科技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技术赋予扫地机器人智能识别能力。AI 智能眼镜更是成为焦点,据南方日报报道,今年 CES 吸引约 45 家 AR/VR/XR 领域参展商,数十家企业带来近百款产品,预示着市场回暖。闪极、雷鸟创新等企业纷纷发布新品,华泰证券预计 AI 眼镜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近期,灵伴科技、小米、大朋 VR 等厂商不断推出 AI 眼镜新品,功能和场景持续迭代。众赢财富通统计发现,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 148.7 万台,同比增长 82.3%;中国市场出货量 49.4 万台,同比增长 116.1%。预计 2025 年全球出货量将达 1451.8 万台,中国将达 290.7 万台。
AI 正全方位重构消费电子行业。从产品创新到企业运营,从市场格局到终端应用,AI 带来的变革无处不在。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消费电子行业将在 AI 驱动下迎来更多创新与发展机遇,重塑行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