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关注过近期的 AIGC 相关新闻,可能会注意到一家名叫 ” 影眸科技 ” 的初创公司,频繁出现在各种相关展会的新闻里。跟他们一起亮相的,往往还有一个高大的 ” 球 “,可以容纳一个人坐在里面,然后等一段时间,就可以生成他头部的逼真 3D 扫描文件,甚至可以 3D 打印一个自己的脑袋。
这就是影眸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高精度人物面部采集和 3D 资产生成。由于其生成精度高、速度快、效率优的特点,他们与影视剧、游戏等文娱行业客户正在开展范围广泛的合作。
而他们正在研发的另一个方向,则是 “3D 生成 ” ——用一两句提示词或者是图像就可以生成符合要求的数字角色三维资产,为娱乐产品开发、个人使用以及今后向元宇宙的进化打造坚实的基础。
影眸科技由上海科技大学的视觉与数据智能中心孵化,主要研发基于 AIGC 的三维内容和数字形象构建、生成技术。不久前,公司 CEO 吴迪向娱乐资本论 · 视智未来介绍了公司的技术和商业化进展。
从 30 天到 3 天:高精度采集助力下,迅速生成 3D 资产
走进公司位于上海张江的办公室,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影眸科技研发的 ” 穹顶光场 “,这是一座引人注目的黑色球形框架,直径 3 米左右,占满了一整个房间。框架就像一根根火柴棍搭在一起一样,组合成为一个中空的球体,而这些框架放满了可编程控制的光源和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