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隆重开幕。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为202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划下关键词。当天下午,成都市代表团全体会议召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纷纷从成都的首位担当出发,谈落实、谈谋划、谈推动,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让“流量”变消费“能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战略之举,并将其作为2025年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之首,要求加快发展演艺赛事、游戏电竞等新业态。今年夏天,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成都该如何抓住这“泼天流量”加快发展赛事经济?

会上,省人大代表,武侯区委副书记、区长景波分享了武侯区的经验。

武侯区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省举办重大赛事的重要承载地。去年,成都举办了70余项国际和全国性赛事,武侯区在首次成功举办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基础上,发挥在体育场馆、专业团队等方面的优势,还举办了中国女子篮球联赛总决赛、顶级电竞IP《王者荣耀》全国职业联赛等赛事。

“实现办好一次赛带火一座城,关键是要放大‘营城’乘数效应。”景波表示,武侯区发挥“后大运”效应,统筹赛事侧、城市侧、文化侧,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和赛事综合价值“双提升”。例如,开展“办赛+城市营销”行动,倡导“跟着赛事来旅行”,混团世界杯期间,打造世界杯公园,推出“混团黄金周”消费概念和“持票游成都”引流产品,让竞技燃动经济。

同时,武侯区加快体育产业建圈强链,放大“兴业”融合效应,推动亚洲乒联中国运营总部、国际乒联青训中心等项目永久落户,积极延伸“体育+”产业链条。

景波注意到,近年来,涌现出上海世界泳联游泳世界杯、武汉网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助力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四川省体育资源丰富,具有举办更多国际赛事的条件。他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引导政策和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以“国资国企+专业机构+社会资本”等市场化方式,引进、承办高能级体育赛事。用好大运会、混团世界杯等办赛经验,精心举办成都世运会,支持发展国际电竞赛事。用好川西冰雪运动、攀西水上运动、川东北山地运动等资源,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推动民间运动升级为专业赛事,打造更多天府赛事名片。

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温雪倩则关注入境游的流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单方面免签政策,扩大入境游规模”,这让温雪倩看到了更多可能。

从入境游客的需求出发,她建议由省文旅厅牵头,联动海关、公安、金融、交通等部门,针对四川入境游客,打造一站式入境商旅服务平台,开发一款境外游客在川旅行卡。这张旅行卡,要能与境外ID及护照、银行卡绑定和更新,与国内主要支付工具APP、身份识别APP进行对话,融合ID身份识别和银行卡功能,具备交通出行、旅行规划、预约预定、便利支付等旅行功能。

“一卡在手,走遍四川。相信便利化与国际化的服务,将让更多国外游客的四川之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温雪倩表示。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