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AI语言模型ChatGPT到今年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系列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相继问世、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面越来越广,让所有人直观地感受到未来已来。为了抓紧这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国也在加紧布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新关键词引发热议——“人工智能+”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应该“+”什么、怎么“+”?国家开展这一行动释放哪些信号?一起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研发应用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时,肯定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特别提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谈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有何深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到里面,这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也预示着我们的生活即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变革。“+”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来看专家的解读↓↓↓
人工智能通常指的是由计算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行为,这些系统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和算法来模拟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