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一年。

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1亿人,达11.08亿人,占全球网民规模的比例超过20%;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网上零售额、移动支付普及率稳居全球第一;使用个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网联汽车上网的比例分别为23.8%、22.6%和10.7%。

自1997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定期组织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每年发布两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近日发布的第55次《报告》,对中国互联网30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1997年第1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人,主要通过拨号上网。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速,互联网基础建设、网络接入水平、互联网应用均实现高速发展。2005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拨号上网,宽带接入成为互联网接入的主要方式。第16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突破了1亿。2006年6月,《报告》首次公布中国手机网民数量:1300万。2009年,我国发放3G牌照,互联网逐渐从互联桌面走向掌上。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高新科技与互联网相关产业加速结合、落地。特别是在过去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迅速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吸引了大量资金、人才投身其中。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