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 宣布已经完成了新一轮 130 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 1830 亿美元,约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3 月份上次融资时的三倍。

这也是目前科技行业第二大规模的私募融资,仅次于 2025 年 3 月 OpenAI 历史性的 400 亿美元融资。

01

这最新一轮融资为 Anthropic 的 F 轮融资,由 Iconiq、富达管理研究公司 (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 和光速创投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Anthropic 表示,Altimeter、General Catalyst 和 Coatue 等其他多方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Anthropic 财务总监 Krishna Rao 在声明中表示:「此次融资表明投资者对我们财务业绩的极大信心,并展现了他们与我们合作的力度,这将继续推动我们前所未有的增长。」

自 2023 年 3 月推出 AI 助手 Claude 以来,Anthropic 的估值一路飙升。

2025 年初,即推出 Claude 不到两年,Anthropic 的运行收入已增长至约 10 亿美元。到 2025 年 8 月 —— 仅仅八个月后,该公司的年度化营收(run-rate revenue)就超过 50 亿美元,使 Anthropic 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此外,该公司还在声明中重点提到了 Claude Code:「对于企业而言,我们的 API 和行业特定产品使其能够轻松地将强大的 AI 添加到其关键应用程序中,而无需进行复杂的集成工作。自 2025 年 5 月全面发布以来,Claude Code 已成为开发者的首选工具。Claude Code 迅速发展,已创造超过 5 亿美元的运营收入,使用量在短短三个月内增长了 10 倍以上。」

Vibe Kanban 发布的动态统计图也佐证了其优势,不过也看得出来,OpenAI 推出的竞品 Codex Cli 增长明显。

https://x.com/LouisKnightWebb/status/1962870556631478401

Anthropic 表示,已为超过 30 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且其大型客户(每个客户的运营收入超过 10 万美元)数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近 7 倍。

Anthropic 还表示,将利用新资本深化安全研究,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需求,并支持国际扩张。

02

高估值背后,Anthropic 最近引发的争议也不少:

默认收集用户数据并用于训练(消费者端):Anthropic 宣布将把用户的聊天与编码会话用于模型训练,除非用户主动选择退出;同时把允许训练的数据最长留存 5 年(未允许者仍为 30 天)。该变更覆盖 Claude Free/Pro/Max 与 Claude Code,但不适用于企业 / 政府 / 教育或 API(Bedrock / Vertex)等场景。并设置了 9 月 28 日 2025 年 的最后决定期限与弹窗默认「接受」设计,引发争议。

「用量限制」收紧,重度用户受影响。7 月底起,Anthropic 面向 Pro/Max(尤其 Claude Code 重度用户)推出按周的用量上限,并出现按小时计量的新配额方式(5 小时重置);官方称仅影响 <5% 订阅者,但社区反弹明显。

模型体验波动的社区争议。随着新模型 / 快照上线,有用户反馈顶级模型表现阶段性下滑(降智)、为了新模型发布而压低之前模型性能等,相关吐槽在社区持续发酵(虽属主观体验,但讨论热烈)。

模型「自我保护/结束对话」的设定也引发讨论。Anthropic 表示最新较大的模型在极端、持续的辱骂 / 有害情景下可主动结束对话,被一些用户质疑「把 AI 放在用户之前」。

多条版权/数据诉讼战线:作者案、音乐出版方案、Reddit 起诉。

不过,看起来这些争议并没有对投资者对 Anthropic 的信心产生显著影响。

Anthropic 由包括 CEO Dario Amodei 在内的多位前 OpenAI 研究高管创立。现如今,OpenAI 和 Anthropic 已经成为 AI 市场里的激烈竞争对手。

OpenAI 于 2022 年发布 AI 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后迅速成为主流,据报道,OpenAI 正准备出售股票,作为二次出售的一部分,此举将使公司估值达到约 5000 亿美元。今天,OpenAI 还宣布以 11 亿美元收购了产品分析创业公司 Statsig,并任命其 CEO Vijaye Raji 为 OpenAI 的产品 CTO—— 向应用 CEO Fidji Simo 报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作者:机器之心,36氪经授权发布。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