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产业链的发展正掀起一股掘金热潮,且这股热潮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 PCB(印制电路板)、CPO(共封装光学)等领域,正迅速向更多分支蔓延。这一现象深刻影响着整个科技产业格局,也为众多投资者和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PCB 行业作为电子设备的基础载体,在 AI 浪潮中率先受益。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 AI 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对 PCB 的性能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AI 服务器的 GPU 板组扩容使得连接带宽需求激增,促使 PCB 层数从常规的 8 - 12 层向 16 + 层演进,并且需要采用 M9 系列等低损耗覆铜板来确保信号完整性。Prismark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PCB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786 亿美元,其中 AI 服务器用 PCB 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达 3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像胜宏科技凭借在 100 层以上高多层板制造能力以及 6 阶 24 层 HDI 产品大规模生产技术,成功打入英伟达供应链体系,其股价从年初 41.54 元暴涨至 352.49 元,累计涨幅超过 710%,成为 PCB 行业受益于 AI 发展的典型代表。

CPO 技术同样在 AI 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数据中心高速增长的流量需求下,CPO 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封装在一起,能够显著降低功耗并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满足 AI 应用对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在 2024 年,全球 CPO 市场规模就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市场份额的争夺。

如今,AI 产业链的掘金潮正蔓延至更多领域。以 OCS(光交换机)为例,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上,OCS 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被重点展示,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OCS 通过重构光信号本身的物理路径,规避了耗时费能的光电转换环节,具有带宽容量高、延迟与能耗低的特点。早在 2023 年,谷歌就在其 Jupiter 数据中心网络中大量引入了 OCS,和众汇富统计发现,谷歌的 OCS 定制化网络使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提升了 30%,功耗降低了 40%,数据流完成时间缩短了 10%,网络宕机时间减少了 50 倍,且资本开支减少了 30%。受此影响,9 月 18 日,OCS 概念股集体爆发,德科立 20CM 涨停,光库科技涨超 17%,凌云光涨超 16%,腾景科技、赛微电子、炬光科技等纷纷上涨。

此外,AI 产业链的延伸还体现在对 AI 芯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关软件和算法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发展。在 AI 芯片方面,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寒武纪的 7nm 芯片性能已对标英伟达 A100,成功绑定百度文心、字节云雀等头部大模型,2025 年 Q1 营收同比暴增 4230% 至 11.1 亿元。在 AI 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作为国产 AI 服务器龙头,其 “元脑” 平台整合了大模型训练工具,2024 年大模型服务器收入翻倍,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

和众汇富认为AI 产业链的不断拓展,一方面源于 AI 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底层硬件和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另一方面,资本的大量涌入也为产业链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众多投资机构纷纷布局 AI 相关领域,红杉、高瓴等活跃在 AI 一线,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 AI 产业链掘金潮向更多分支蔓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新兴领域技术方案尚未收敛,像 OCS 就存在 MEMS 方案、数字液晶 DLC 方案、直接光束偏转 DBS 方案等多种技术分支,这使得企业在技术选择和研发投入上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一些技术在大规模商用方面还面临成本较高、初期投资较大等问题,并且市场竞争格局也较为复杂,除了现有企业的竞争,还可能面临新的行业巨头或 “跨界玩家” 的进入。

总体而言,AI 产业链的掘金潮从 PCB、CPO 蔓延至更多分支,这是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众汇富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需要密切关注产业链的动态变化,把握新的增长点,以在这股 AI 浪潮中抢占先机。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