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记与协作平台Notion在年度活动“Make with Notion”上宣布推出3.0版本,把“AI智能体(Agent)”直接塞进工作区。官方现场演示显示,一名产品经理仅用自然语言下达指令,智能体就在20分钟内把400页用户反馈、竞品白皮书和会议录音自动整理成12页竞品分析报告,并同步更新至数据库。这标志着Notion正式从“在线文档”升级为“会干活的数字员工”。

一、核心功能:不是聊天机器人,而是“直接上手干活”

与此前只能回答问题的AI助手不同,Notion AI智能体被赋予“长时任务”能力:可连续执行约20分钟、跨页面、跨数据库的多步骤流程。现场演示中,它依次完成“读取Slack反馈→创建数据库→生成摘要→邮件通知团队”全流程,无需人工干预。目前首批开放的手动指令包括:自动生成会议笔记、竞品对比表、产品需求文档(PRD)、新员工入职包等,后续将上线“定时触发”与“事件触发”模式,实现完全自动化。

二、技术底座:把用户全部知识库当成“上下文”

Notion强调,智能体最大的优势是“个性化上下文”。系统会把用户所有页面、数据库、日历、邮件、Google Drive文件预先索引,形成私有知识图谱;用户还可为每个智能体建立“档案页”,写入输出格式、数据来源、语气风格等要求,智能体在运行时会实时调用并学习。公司技术负责人Ivan Zhao在媒体群访中表示:“别人的大模型读的是互联网,我们的智能体读的是你整个工作宇宙,所以生成的内容天然带业务语境。”

三、效率实测:20分钟处理数百页,准确率达92%

内测企业、北美SaaS公司Voyage提供了一组数据:把439页客户访谈、25份竞品研报交给Notion智能体,13分钟即输出含18张图表的6页分析报告;经第三方人工核查,关键数据准确率92%,可直接用于董事会汇报。国内创投机构“光源资本”也反馈,以往投研团队需3人加班2天的竞品mapping,现在1名分析师+智能体半天完成,“至少节省60%人时”。

四、竞争格局:正面迎战微软Copilot与Google Workspace AI

Notion此次发布被业内视为对微软、谷歌的“正面刚”。得益于自身结构化数据优势,Notion智能体可在同一界面内完成“读→写→改→通知”闭环,而Copilot目前仍需在Word、Teams、Excel间来回切换。不过,微软已宣布将在年底前把Copilot任务时长上限提升至30分钟,并开放API级操作;谷歌也测试让Gemini直接读写Google Docs、Sheet。市场分析认为,本轮竞赛的胜负手在于“谁能先让AI真正融入业务流程,而不是停留在工具栏”。

五、未来路线图:四季度上线模板市场,支持第三方插件

Notion透露,第四季度将上线“Agent Gallery”模板市场,首批提供50+官方模板,涵盖HR、销售、产品、投研等场景;同时开放SDK,允许企业把内部系统(CRM、ERP、BI)以插件形式接入智能体,实现更深度的业务自动化。公司CEO Akshay Kothari在发布会最后表示:“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知识工作者都能拥有一支‘AI员工团队’,把重复劳动降到零,让人专注在创造与决策上。”

AD:精心整理了2000+好用的AI工具!点此获取

0个人收藏 收藏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