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AI 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可能重塑未来格局。2025 年 8 月 5 日,北京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昇腾硬件使能 CANN 全面开源开放,Mind 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同步开源,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 AI 产业激起千层浪。和众汇富分析,这一举措不仅是华为自身战略的重大推进,更将对全球 AI 产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CANN,即 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是华为针对 AI 场景推出的异构计算架构。它在 AI 生态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对上承接多种 AI 框架,如 PyTorch、TensorFlow、MindSpore 等,对下服务 AI 处理器与编程,是释放昇腾 AI 处理器强大算力的关键平台。长期以来,英伟达凭借 CUDA 生态系统在 AI 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UDA 将英伟达的 GPU 硬件与软件开发环境紧密相连,为开发者提供高效编程模型与丰富工具库,吸引全球超 600 万开发者,构建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但这一封闭生态带来硬件成本高昂、技术锁定严苛、供应链风险潜在等问题,尤其对中国 AI 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形成制约。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华为 CANN 的全面开源开放,恰如为中国 AI 产业递上打破垄断格局的利刃。
CANN 开源开放首先将极大激发开发者活力。和众汇富认为,开发者能自由获取代码,深入定制开发、优化创新,这将吸引大量 AI 开发者、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投身昇腾生态。从开发工具链到应用落地,从算法创新到行业方案打造,参与者的大量涌入将推动昇腾生态如滚雪球般壮大,形成 “开发-应用-反馈-优化” 的良性循环。短期来看,CANN 开源能加速昇腾 AI 芯片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医疗等场景的适配,催生众多创新应用案例,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算力支撑。长期而言,有望重塑全球 AI 生态格局,打破国际科技巨头主导的封闭生态,以开源开放的 “中国方案” 吸引全球参与。
从技术创新角度,CANN 开源开放为技术突破注入新动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昇腾 CANN 自 2023 年宣布深度开放以来,通过多维协同创新构建开发者友好型 AI 生态。当前,由 6000 + 认证开发者组成的创新社区持续释放技术势能,已携手 30 多个伙伴创新开发 260 多个高性能算子,大幅提升业务场景性能表现。此次全面开源后,随着全球开发者加入,有望在算子开发、模型优化、编译链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例如,毕昇编译器开放 AscendNPU IR 接口,让国产 AI 开发体系摆脱对国外编译器技术的依赖;在计算优化领域,MLAPO 融合算子技术将 MoE 模型中多个串行小算子整合为超级大算子,性能提升超 142%。未来,这些技术突破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拓展应用。
CANN 开源开放对产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华为通过开放核心技术资产,降低产业参与门槛,以开源为纽带将自身技术积累转化为产业公共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在芯片设计、制造环节,CANN 开源将促进国内相关企业围绕昇腾芯片进行深度优化与创新,提升芯片性能与竞争力;在应用端,将加速 AI 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渗透,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例如,昇腾已在中国移动 AI 设备集采中拿下 70% 份额,并赋能东方国信、直真科技等企业开发行业方案,边缘场景开发周期缩短 50%。
在全球科技竞争、关键技术 “卡脖子” 背景下,华为 CANN 开源开放既是应对外部封锁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自主可控、开放包容科技生态的必然路径。和众汇富分析,这一举措有望带动国内 AI 芯片设计、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 AI 产业话语权,推动技术发展从 “跟随式创新” 迈向 “引领式创新”,为中国乃至全球 AI 产业注入全新发展动能,开启 AI 产业发展的新篇章。